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籐器-籐編與泰雅族

籐編器具的使用在台灣原住民當中極為普遍, 且多為日常生活中極具實用且多用途性質的容器,其中又以泰雅族的籐編器具最為出色,也因此,籐編器具成為了泰雅工藝文化中重要的特色之一,泰雅族使用籐編器具作為生活中盛裝物品或背負物品的器具,舉凡搬運用的背籃、溪水魚撈用的魚簍、盛裝食物的糧食盒、籐帽、至裝飾用的腰飾、腿飾、等等,食衣住行,皆脫離不了與籐編器具的關係。即使經過時代的演變,籐器的普遍雖已不如以往,但是在各個泰雅部落的家庭中,仍可見到籐器的存在與運用,惟籐器製作技術的傳承,卻沒有泰雅織布般的普遍推廣,故現今泰雅中新生代裡,會籐編技術的比例卻是少之又少,眼見一項獨特而樸實的文化漸臨沒落,著實令人扼挽。

泰雅籐編的特色

籐編在泰雅族傳統中,是屬於男性的專利,往往一個十餘歲的小男生就得開始學習籐編的技巧,也因此傳統的泰雅男性大多都會籐編。
而籐編的製作正如原住民一切皆取之於自然的精神一樣,使用極簡單的工具,依照器具用途的不同,透過各項程序的製作,做出軟硬、孔隙大小各相異的器具,並發展出了方格、斜紋、六角等交織或絞織螺旋的編法,且由於材料特性之故,成品往往十分的堅固耐用,故成為泰雅族傳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心。


籐編材料簡介

學  名:黃籐
Daemonorops margaritae(Hance) Beccari
泰雅名稱: Wany (Qwayux)
分部區域:台灣、廣東、海南島等地
黃籐屬於棕櫚科黃籐屬的莖蔓性籐本植物,為台灣原生種,莖葉皆滿佈硬刺,黃籐質地強韌且可彎曲,故常被原住民用於製作各種生活用具、手工藝品,且籐心亦可煮食,原住民於山區狩獵缺乏引用水時,亦會取其莖部的水引用,用途極廣,然而由於采收人多無保育生產觀念,黃籐在被長期大量采收後,現今在平原或低海拔地區野生黃籐幾乎已不復見,唯中、高海拔原始林中方可發現野生黃籐的蹤跡。


素材製作

植物取材完畢後,出去表面的刺和葉片,經過一段時間的暴曬或者烘烤後,待充分乾燥,方可製作。使用短彎刀,沿騰削落成長條片狀,並修飾成等寬的長條,作為編織器具用的素材。


編織

以一般背籃底部為例,取四條籐條,兩條一組,交會成緊密的井字狀, 於中心點互交,固定交會點,由交會點出發,依序在每個方向開始置入長條籐片,不斷變換方向,籐片交會時,上下位置即隨之互調,故每條籐片在每一次交會時的位置應為上、下、上、下……,應用相同的原理,逐漸擴大編織面積,達到所需面積之後,即開始收邊或修緣。
回到頂部

 

早點休息阿,身體健康很重要的!
返回列表